最佳旅游时间
阿里属高原季风气候,11月至次年5月为大风季节;全地区平均气温低,热量不足,最高温度为26摄氏度,最低为零下30多摄氏度。阿里最佳旅游时间为每年5月到7月及9月到10月,可以避免雨季及大雪泥泞道路的困扰,气温平均在10摄氏度左右。阿里地区海拔多在5000米以上,昼夜温差大,夏季白天气温为10℃以上,到夜间则降至0℃以下,到这里一定要带好足够的御寒衣物。全年降水量极少的阿里,雨水都集中在7~9月初的雨季,车陷泥泞中的次数最多,行程很容易被延误。当然,夏季进阿里见到彩虹的机会也会多很多,而且好些山脉会换上绿装,色彩也比春秋季丰富。
温馨提示
阿里地区海拔高,空气含氧量低,如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甚了解,进阿里之前应到医院作系统检查,一般身体健壮都可适应低氧环境,凡是心肺功能不佳或严重高血压、贫血患者不宜进入。大部分人刚进入,都有轻微的高山反应,但很快就适应、恢复,大可不必过分担心。并在拉萨市内购上氧气袋以及红景天、西洋参口服液等,以防意外事故发生。
出行提示
阿里地处西藏西部,主要交通干线有新藏公路、国狮公路、安狮公路、拉普公路,但因海拔较高,自然条件恶劣,道路时常因天气变化而中断,每年适宜行车的最好月份仅7、8月两个月,非常不便。
当地特色
1.牛角梳-西藏特色牛角梳,是采用生长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西藏特产牦牛的牛角,精心磨制而成,据说每天用牛角梳头数次,可以起到按摩大脑头皮和头部神经,促进血液循环,放松紧张和疲劳情绪。
2.藏毯-用牦牛毛绒织成的属上品,用绵羊细毛线织成的属中品,用一般羊毛线和牦牛毛线混织或用纯羊毛线织成的属下品。藏毯经久耐用,保暖防潮,携带方便,广大僧俗群众特别是农牧民都将它作为被褥使用。
3.唐卡-一种带有浓郁西藏风情的卷轴画,大部分是佛像和菩萨像,也有一些花鸟、山水和医学、天文学方面的挂图。样式有布面彩绘的,有织锦、刺绣、缂丝和贴花的。
4.银鞘藏刀-藏刀是藏民随身必备之物,既可以用来切肉,也可以用于防身,还是一种特殊的装饰品。男式藏刀一般比较粗犷、锋利,女式藏刀则秀气、小巧。精美的银饰刀鞘是藏刀的主要特色,刻工之细致更是无与伦比的。
5.牛骨饰品-牦牛是藏民最好的朋友,被藏民誉为美好的神圣动物,牛骨作为一种独特的装饰品,原始自然、粗犷豪放,给佩戴者增添一种野性的魅力!
6.首饰-西藏的珠宝首饰有珍珠、玛瑙,金、银制品等,不同的藏饰品都有不同的寓意,而且同一种藏饰的不同款式寓意也不同,但基本上都意味着祝福。例如较为名贵的西藏天珠,“单眼天珠”代表智慧,“双眼天珠”能保佑夫妻和睦,“三眼天珠”则能带来财运。而西藏手镯和戒指一般由藏银制成,上面刻有梵语,具有辟邪、祈福的作用。
7.普兰木碗-阿里最著名的特产就是普兰的木碗了。木碗的制作方法非常原始而独特,将一块木胚粘在木棍上,放上架子,用绳缠绕,形成简单的车床。然后用脚蹬踏绳子的两端,带动木棍和木胚转动,再使用磨料研磨木胚。最后形成一个木碗。普兰木碗在西藏极为出名,一般的木碗卖价七八元,而成色最好的要高过千元。小贴士:除了普兰县城,神山下面塔钦村里也可以买到木碗,而在狮泉河却找不到了。
8.普兰和扎达盛产羊毛、羊绒,以及成品开司米,都是上乘品。如果你不嫌路途不便,可以带上一些回家后做棉衣或毯子等御寒物品。不但保暖而且似乎还能闻到高原的特有气息。
四季着装
春(4-6月):毛衣、外衣、棉毛衫、裤,可备一条毛裤。
夏(7-8月):薄外衣、衬衫1-2件、夏衣。
秋(9-11月):毛衣1-2件、棉毛衫、裤1-2套、厚外套1件。
冬(12-3月):毛衣2-3件、棉毛衫、裤1-2套、厚棉衣或羽绒服1件、毛裤或棉裤1条、手套、围巾、棉鞋。
旅行必备品
1.证件:出游时要随身带备有效证件如身份证、学生证等,以备不时之需。
2.衣物:
春秋:携带带毛衣、棉毛衫、长裤,可以备一件厚外套。
夏:带薄外衣、衬衫,早上很可能很冷,要准备好外套。
冬:要注意保暖,最好穿羽绒服或者厚外套。鞋子以棉鞋为宜,如果不想穿棉鞋,建议穿上棉袜。
3.药品:建议携带金施尔康、西洋参含片、阿司匹林、必理痛、牛黄解毒片、感冒灵、喉炎丸,止咳水、白花油、维他命C丸、胃药、纱布、眼药水及消炎药。购买抗高原反应药物。因为拉萨属于高原,进入高原按身体体质的差异有可能会导致缺氧,和高原反应。夏天要带防晒用品。
4.现金、银行卡:出游时财物要分开放,注意保管。
5.其它物品:手机、相机、mp3等您可能需要携带的电子设备,记得带好充电器、电池以及足够的存储卡。
安全相关
1.进入高原前,可向有高原生活经历的人咨询注意事项,做到心中有数,避免无谓紧张。
2.进入高原后要多吃碳水化合物、易消化的食品;多喝水,使体内保持充足的水分;晚餐不宜过饱。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。要多食水果、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。
3.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病人,切勿肓目进入高原。
4.阿里各条旅游线上,尘土大,卫生条件较差,所以不宜使用隐形眼镜。
风俗
1.姆朗钦姆(大法会)
托林寺每年藏历1月都要举行隆重的“姆朗钦姆”(大法会)宗教仪式活动,到时除寺院周围村庄群众和僧人外,其管辖的25个分寺僧人也要来,为期20多天的活动中,同时进行群众给寺庙糌粑、酥油、米、肉等布施活动。
藏历1月18日至19日,托林寺喇嘛表演大型宗教舞蹈——羌姆,虽表演两天,但每天表演的服装道具各不一样,19日比18日服装道具豪华贵重,且观众大增。
表演结束后,在寺院广场上举行隆重的驱反仪式——多尔加,这时寺院里所有喇嘛和群众到广场参加驱鬼仪式,而后所有人回到大院,由当地群众穿上几十万,甚至上百万(由母亲传女儿几十代存下的)服装,表演果谐、弦舞、直至第二天清晨才表示大法会圆满结束,以预祝今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、人畜兴旺。
2.圣湖玛旁雍错的水洗头
阿里当地人有用圣湖玛旁雍错的水洗头的风俗,据传这样可以洗涤掉一生的罪恶,并免除来生六道轮回的痛苦。
3.竖立经旗仪式
相传在古代,有个商人诺布桑伯驮了一驮金子前来朝拜神山,但路途迢迢,道路崎岖,历经重要险关也未见神山踪影,然而他意志坚定,每前进一步朝拜之心就越强烈,直到达后用尽黄金,连骡夫的脚价都难以支付。
阿里土王为了纪念这位历尽沧桑、度诚而可怜的商人,把诺布桑伯第一到达的地方命名为色尔雄(色尔为金子、雄为用尽之意),并决定第年在此举行坚立经旗杆仪式,又称“阿聚众之日”。一纪念民族英雄噶丹泽旺、二以示对商人的怀念与崇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