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nxi 山西
山西饮食的最大特色就是面食种类多,三百多种面食样样精彩。另外,山西老陈醋、汾酒、平遥牛肉等美食都扬名在外,备受游客喜爱。 特色菜主要有:过油肉、定襄蒸肉、五寨猪黑肉炖粉、羊杂烩、猪血灌肠、左云羊肉饺子、右玉羊杂等。
头脑为汤状食品,有“八珍汤”之称。在一碗汤糊里,放上三大块肥羊肉,一块莲菜,一条长山药,既醇香唯美,又具有滋补、活血的功能。每年农历白露到立春期间,太原市各清真饭店都有头脑上市。
榆次灌肠分红、白两种。红灌肠用鲜猪血与面制成;白灌肠不用猪血,故呈灰白色。蒸制而成的灌肠呈半透明状,不粘不连,软而坚韧,富有弹性。佐以醋、蒜汁食之,入口爽利而筋道,味烈,素淡开胃。既可冷食,也可热炒,别有一番风味。
太原的著名风味小吃。用精粉做皮,以肥羊(牛)肉为主料,加适当的大葱、生姜、香油、桂皮,配以砂仁、豆蔻、白芷、陈皮等十多种中药材,具有增香、除膻、开胃、助消化之功能。并且肥而不腻,鲜香可口,营养丰富。
驰名三晋的美味佳肴。用猪肉、牛肉或羊肉、小米及各种作料煎煮而成的,肉味纯正,软烂可口。阳城肉罐肉不仅制作工艺独特,味纯喷香,最特别的是制作中所用到的罐子还兼有工艺美术品的特质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
刀削面以刀工、削技绝妙而被称为飞刀削面。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根落汤锅,一根空中飘,一根刚出刀,根根削面如鱼儿跃。吃起来内虚、外筋,柔软光滑,容易消化。
不烂子本名“拌子”,山西方言里,把“拌”这个字拆成bu和lan两个音来读,谐音就成了“不烂子”。晋南叫做“馈垒”。将蔬菜(如土豆、茄子、豆角等)拌入面粉,搅拌均匀后上笼蒸熟。春末榆树槐树开花时也可以用榆钱、槐花做食材。另外,白菜叶子也可以用来做不烂子,但是不需要蒸煮,直接翻炒即可。
将豆角、茄子外裹面煮熟,蘸汁食用。
并非如名字所说用猫耳制成,只是因形似猫耳故名。用白面、荞麦面等和好后,切成小块,用手的大拇指在案板上一捻即成。清水煮后捞出,浇上菜或卤等食用。一般浇西红柿鸡蛋汁或是肉末汁。
碗托,又名“碗秃子”“灌肠”。白面碗托和荞面碗托,以特殊的加工方法蒸制而成。浇上蒜醋调味,或冷食,或油炒热吃,利滑爽口、味美异常。
一提起桃园二巷,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“美食”。一条长不过千米的巷子,却聚集了不少太原知名的小吃,在太原姑娘心里人气颇高。先尝尝王萍面皮,再去对面的火辣辣吃火锅粉,再来一个腊汁肉夹馍,如果这些还满足不了你肚子里的馋虫,别着急,大连火爆鱿鱼、羊肉串、串串香……在桃园二巷,总能找到你爱吃的。
新开发的一条美食街,论规模和影响力都不如前两个地方,不过街上也有不少太原的名小吃,方便的话可以去尝一尝。
一个小小的羊汤能卖到这个水平确实很“牛”,汤“浓”、色“白”、肉“嫩”、味“鲜”,再配一个“酥软”的烧饼,吃的那叫一个“爽快”。特别是在北方的冬日,有这样一碗“热烫”的食物,真是让人“从心底暖到脚底”。
主打山西刀削面,面条又“宽”又“薄”,“超级筋道”;汤头“鲜美浓郁”,一碗下肚,实诚!卤丸子号称“当地人必点”的小菜之一,个头“适中”,肥瘦“适中”,咱也得尝尝。
削出的面叶儿,一叶连一叶,恰似流星赶月,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,面叶落入汤锅,汤滚面翻,又像银鱼戏水,煞是好看,熟练的厨师,每分钟能削一百多刀,每条面叶的长度,恰好都是六寸。面条里再加入美味的汤汁和些许烂肉,放点辣椒油,香气扑鼻,诱人食欲。
凉粉里一般只放三种佐料:醋、葱盐和辣椒油。清泠泠的凉粉、红通通的辣椒油、炸得金黄酥脆的莲花豆,切成菱形嚼起来特别筋斗的豆腐干,看上去就是色香味俱佳,禁不住让人胃口大开。
莜面窝窝形似圆形小筒,制作时先把莜麦炒熟,磨成面;再把莜面用开水泼熟,和好以后,做成各种花样蒸熟,即“三熟”。吃的时候可分冷热两种菜:冷菜是拌黄瓜丝、水萝卜丝,再配以盐汤辣子炝油,菜与莜面拌起来,清香可口;热菜是羊肉臊子,配点蘑菇,开笼后将莜面蘸上羊肉蘑菇鲜汤,更是口感柔滑
这是大同一带常见的家常食品,原料是黄米面,先用温水和成碎块状(散粒),上笼蒸熟,然后倒在盆里用手再揉一遍,边揉边在其表面抹点麻油,这样作可以防止糕面表皮干裂。最后把和好的糕面分成小块,蘸上肉菜汁即可食用。黄糕具有“黄、软、筋、香”四大特点,吃起来松软可口,十分味美。
来大同一定要尝尝这里的涮羊肉,口味独特,有别于其它地方。原料中大尾巴羊跟五花羊的肉是最出名的。可以选择性的挑着吃,要肥的就挑后腿,要瘦的就吃前腿跟大排。羊肉切得薄薄的放到火锅里涮,蘸上些芝麻酱、香菜等调好的佐料,吃起来味道更香的,非常可口。
大同人把羊杂割称为羊杂,当地有好几种的吃法。有些是加上粉条,有些则全是内脏加上配料就行。吃法与制作方法比较粗犷,直接放到锅里大杂烩,但是吃起来却觉得格外爽口。大同路边上最常见到的是辣椒汤的羊杂,味道很有特点。
阳泉人自古以来一直有一个奇特的乡俗,就是一年四季都食用“豆叶菜”。豆叶菜,是一种特殊的乡间土菜,是用小豆叶或是黄豆叶经过加工后沤制的。采摘豆叶的时节,应在“白露”前后。届时平定人都会结伴而行,到庄稼地里去采摘豆叶,称之为“捋叶”。
“莜面栲栳栳”是山西高寒地区民间的主要家常面食。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山西民歌中有“交城的大山里,没有那好菜饭,只有莜面栲栳栳,还有那山药蛋”,生动地描述出山区人民的食俗风情。“莜面栲栳栳”这种山区普通的杂粮便饭,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。
阳泉名吃中以阳泉飘抿曲最为著名。飘抿曲,亦称小河捞,大约从明朝开始风行于阳泉。它是以绿豆掺少量精白面粉和面,经特制抿曲床压制而成。煮熟后捞入各种调料配制成的汤汁中即可飘起。
“长治最好吃的驴肉馆之一”。环境和服务态度也非常棒,真的是有宾至如归的感觉。山药驴肉锅、驴油饼都是美味。
总是有很多食客在门口等位置。店家上菜速度很快,羊肉汤是用盆盛的(50多元一份),量很大(适合4人用餐)很鲜,汤中的面片很筋道。只是牛肉卷饼的外皮饼是油炸的在配上里面的牛肉有些腻。服务有待提高。
长治的名吃中以上党腊驴肉最为有名。上党腊驴肉原专指沙锅腊驴肉,因制作创始于腊月而得名。色泽鲜艳,醇香可口,以其独特的风味倾倒“美食家”,享誉古今。上党腊驴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,是理想的高蛋白、低脂肪食品。同时又可健胃、活血,是脾虚肾亏和贫血症患者的滋补食品。
羊汤是壶关的传统名吃,喝壶关羊汤先要讲究时令,约从当年中秋到次年清明之间七个多月时间。壶关羊汤一大特点是讲究尝全羊,另一个一特点是讲究老汤。在长治及壶关县城的很多羊汤馆里可以尝到它的美味。
潞城甩饼已有100余年的历史。是长治鹿城的传统美食。吃的时候卷上薄腊肉片,蘸蒜泥就食,浓香可口,不酥不烂,不软不硬,越嚼越香,令人回味无穷。
长子炒饼历史悠久,早在清光绪年间就流传到晋、冀、鲁、豫各地。其特色是柔软利口、清香不腻。不仅是上党人民喜爱吃的美食,而且外地人来长子办事,也要品尝其风味以饱口福为乐趣。
长治市民间的一种古老的面食。它用白面粉、黄豆面粉、小粉面粉按比例拌和而制成。这种面条柔韧光滑,久煮不溶,浇卤滴醋食之,口味鲜美,豆香气浓,去长治游玩一定得尝尝。
山西省长治市区有名的小吃之一,它用白面粉、鸡蛋作原料,以熟驴油或熟猪油和面,经火烤制而成。颜色非常的有光泽,淡黄纯净,味道香酥可口。可做主食,亦可做点心。如果是去长治周边的景区游玩的话,可以买来当作口粮。
无论是外部装修还是内部配置,都是很高档的酒店,服务品质一流,但是价格还不算太贵。菜品的口味十分正宗。
晋城市一道民间传统风味小吃,来自于河南,流行于晋城,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。口感软嫩,香辣可口。基本所有的山西菜馆都可以吃到。
相传慈禧太后西逃时路经晋城,当地官员隆重设宴招待。但在开宴时,厨师发现慌乱之中少做了一道菜。为了免遭杀身之祸,厨师急中生智,马上把菜案上的巴公大葱拿来一把,几刀切碎,烧成一道菜,叫做烧大葱。谁知慈禧品尝后,认为满桌菜中数这道菜最有味道,口感香软不腻。
为晋城名吃之首,因为猪肝各种滋补效果和阳城人独到的烹调技术,受到很多人的喜欢,外焦里脆,味美适口,佐酒佳肴,热食不腻。佐以阳城的醋更是美。
在馍里面卷上许多种的菜,而且个人喜欢想卷多少就卷多少。这里的馍不是白白的馒头,而是在油锅里摊的面饼,有劲道,好味道。很好找哦,街边就可以买到。
沁水县名菜。三鲜为猴头、木耳、黄花菜,皆是沁水境内特产。经精细加工,配以作料,勾兑成汤,即保留了其特有的营养价值,又使味道更加鲜美。
据传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,赵括被秦将白起一举打败,40万赵军降卒被白起坑杀。白起的残暴激起了后世人们的憎恨,便把豆腐比作“白起肉”,火烧水煮而食之,以泄心中之愤。抗日战争时期,朱德总司令、彭德怀副总司令率八路军经高平时,当地群众家家都做“烧豆腐”慰问子弟兵。
很有人气的一家店哦!一般吃饭的时间点,店里都会爆满的。
“栲栳栳”是一种面食,由莜面做成。现在已作为杂粮小吃在饭店酒楼大受欢迎。型如猫耳,色呈暗红,吃起来有乡土风味,一般会沾特殊的酱料食用。蘸着酸辣汁品尝,口感很筋道爽口。
用手指将小面块按成猫耳朵形状,下在开水锅煮熟,配上各种打卤、浇头,或炒着吃。这种面食形状美观,筋性强。在晋中街头小摊上就可以买到正宗的猫耳朵哟。
平遥牛肉不加任何色素,但色泽红润,茬口鲜红,肉质鲜嫩,肥而不腻,瘦而不柴,组织紧密,里外软硬均匀,食之绵软可口,咸淡适中,香味醇厚,回味悠长。久食之,可抉胃健脾,增进食欲。现在有很多塑封包装的平遥牛肉供游客购买。
食用时有一种凉爽、清香、光滑可口的感受。热炒是将炒瓢内入入熟猪油,加入葱蒜后,将切成条状的碗倒入,加山药蛋丝或豆芽菜,再加大料水、酱油、醋等调味品。炒熟后香味四溢,诱人馋涎欲滴。
昔阳吊炉小烧饼俗称“烧饼”,是昔阳的传统食品,好消化、易保存、便携带。色潮红,味纯正,脆香可口,营养丰富。在晋中街头小摊上即可买到正宗的吊炉小烧饼。
用小碗放入红油、麻油、花椒油、酱油、醋、姜汁、蒜水、味精等调料兑成汁,淋在荞凉粉扮上即成。辣香爽口,生津解暑,清凉降火。晋中很多小店都有哦。
茶食就是包糖馅的面饼,是佐茶而吃的糖果、脯饵、糕点之类的点心,现在又称茶点。配着茶叶香,来块茶食,真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!
是运城市闻喜县生产的著名糕点,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。煮饼外裹一层芝麻,滚圆状。将芝麻团掰开,便露出外深内浅的栗色皮层和绛白两色分明的饼馅,可拉出几厘米长的细丝。营养丰富,酥沙不皮,甜而不腻,久不变质,越嚼越香。
运城豆沙糕由豌豆、栀子、柿饼制成。到了民国年间,豆沙糕担摊比比皆是,成为独具风味的地方小吃。豆沙糕制作精细,形态美观,香松软润,甜肥带卤。
运城市解州羊肉泡馍选料上乘,作料齐全,工艺独特精细,汤汁新鲜,味美可口,因“看着美,吃着香”而受到四方客人的称赞。有诗云:“原汤优汁味鲜美,去寒暖胃。
泡泡糕晶莹透亮、酥脆香甜。用白面、猪油、糖、陈皮、香料等做原料,经过烫面、制馅、油炸等几道工序,吃起来香甜、酥、脆,而且有滋阴补肾延年益寿的功效。
片薄如纸,晶莹透光,其味蜜甜,入口酥脆,食后有余香。经盛夏而不粘连,存放久而不变味。长久食用,有舒肝健脾、消除疲劳、振奋精神、补充营养、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,老幼咸宜。
稷山麻花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,具有酥、脆、香、甜的特点。花以晋南优质精粉、新疆为生油、山坡白芝麻、两广白沙糖以及天然食盐、鸡蛋、椒叶等为原料,经过十多道生产工序精制而成。
把烙熟的白面薄饼切成丝条,加鲜羊肉汤煮成,再加香油、葱花、红辣椒面等调料,北相羊肉胡卜就做成了。味道清爽,油而不腻,滋补身体。运城市北相镇人做的最好,因此得名。
绝大部分运城人说到羊肉泡都会想到的一家店,上菜速度很快,泡馍属于粗放的做法,不过有网友评论现在味道不如前两年了。另外,午饭时间人很多。
也叫莜面蒸窝窝。俗话说“油炝蘑菇蒸窝窝,吃得撑死二楞子。”把莜面用滚开水泼起,先揉好,用手掌在抹了油的石板子上推成薄面皮,卷成小卷,上笼蒸熟,佐以油炝大葱、猪肉熬汤、羊肉臊子等即可食用。佐料不同各有特色,味香扑鼻,口感柔滑,过去常为富户人家的主食之一。
蒸块垒:将土豆放入锅内以1:1的比例加水,用小火焖约半个小时,出锅后,待不烫手时将皮剥去,再用礤子(一种擦萝卜丝的厨具)擦碎,再加1:1的莜面、适量的食盐,用手搓成碎块状,然后撒在铺有纱布的笼屉内,厚约5~6厘米,盖上锅盖蒸约10分钟,闻到香味出锅后即可吃。吃时可以就着生葱、大蒜、腌菜吃,最好再配上…
本地人也叫圪托。是一种古老的莜面食品。把和好的莜面用拇指一个一个地推成猫耳朵似的薄片,下锅在急火上煮熟,放入佐料即成。煮熟的猫耳朵玲珑晶莹,边缘微卷,中空而圆,不但好看,吃起来筋道耐嚼,滑圆爽口,十分有味。猫耳朵既可煮食,配以精美的调料,也可煮熟后煎炒,配以肉丝、肉沫、青菜等,工序多了,也就更讲究了…
1.取300克玉米面(以粗玉米面为宜),150克白面(此用量适于三口之家),放入盆内搅匀。2.用干酵母10克,加温水适量(水不烫手),溶化后,倒入面粉盆内,用筷子搅拌至面粉成粘稠糊状,放置40分钟至1小时,使玉米面充分发酵(冬天可放置在暖气片上)。3.玉米面发酵好后,加入少量白糖,打入鸡蛋1-2个,…
为当地人最喜爱的传统风味糕制品,其谐音为“又高”。因此,当地老乡常常作为孩子升学考试、过节、待客、婚丧宴请、盖房上梁的主食,其色泽金黄,外脆里粘,粘而不腻,色美味香,人皆喜欢。
介绍:高梁面鱼鱼是忻州地区乡间百姓粗粮细做的一种日常食品。它是用普通高梁经过淘煮漂晾碾磨成面,用开水和好,人工搓成的。看忻州的农家妇女们搓鱼鱼,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。做法:在面案两头各摆五块大似蒜瓣的面疙瘩,然后用两手掌按压和搓动,由远及近,逐渐靠拢,观之手下10条鱼鱼儿由短变长,汇成一片。搓成的鱼…
介绍:保德县盛产荞麦,所制荞面碗坨,观之晶莹光亮,质地精细,清香利口,风味独特,为忻州地区风味小吃之上品。碗坨的制法:将荞麦精粉用水拌成面穗,再加水调成糊状,盛于碗内,用急火蒸至半熟时,搅动一次,以防沉淀,熟后冷却即成。荞面碗坨宜凉调,宜热烩,或浇以素汤,或拌以肉酱,是待客之佳肴。
介绍:疤饼,因饼上遍布疤痕而名,亦名籽饼。其用料有白面、葫油、白糖、鸡蛋及苏打等。做法:将和好的面擀成直径约半尺左右的薄饼,在铁锅内铺一层磁砂,放一层饼,进行烘烙。熟后的圆饼呈金黄色,面皮上均匀地布满圆形小坑,状若疤痕,其味香甜,其质酥脆,为别具一格的风味小吃,名闻遐迩。
介绍:早在清代就已驰名省内外。做法:将上等面粉拌上糖,加入油、蜜水和成团状,然后擀成皮、涂上蜂蜜、撒上芝麻,上锅烘烙。成品色微黄,酥脆香甜,吃来满口余香。
介绍:是一种烤制的面食,面饼呈黄色,具有香、甜、酥、脆的特点。根据包馅与不包馅可以分成空心锅魁和实心锅魁两种。
介绍:是忻州的地方风味小吃,形状象瓦片,色泽金黄。做法:先将鸡蛋去蛋清,留蛋黄,放入容器内,打匀。然后再将砂糖和食油倒入容器内,搅拌均匀后,将其和面粉一同和成面团,把软硬适宜的面团擀薄,切成瓦酥条状,在专用模具内,磕制成形。最后放入油锅内炸成金黄色即可。
介绍:取猪的红熟肉,加土豆、粉条、豆腐和调味作料。在高压锅里炖足够长时间,直到肉和土豆炖烂为止,老幼皆宜食用。
介绍:神池麻花为我区的名食之一,在食品业中著称甚久。其配料是酵肥三份,水二份半,油半份,糖、碱少许。炸时用葫油,要清澈澄净,以不起沫不冒大烟为宜。神池麻花看去色鲜美,闻之香扑鼻,吃起来脆而不硬,酥而不散,香甜耐嚼,回味无穷。
介绍:河曲酸粥为河曲一代特色美食,相传能开胃健脾,护肤美容,妙不可言。传说:李自成起义大军进京路过此地,当地老百姓皆大欢喜,家家户户泡米为大军士卒准备饭菜,谁知由于情况有变,大军临时改变路线,绕道而过,可老百姓泡的米太多,一时半会儿吃不完,放的时间长了就发了酸。老百姓舍不得扔掉,就用发了酸的米煮成粥…
介绍:做法:用猪肉、土豆煮熟切碎,再加粉面、调味作料搅拌混合,放入碗里再蒸。食用时加热切成块,味香迷仙。
介绍:色呈金黄,绵甜利口,是五台山人春节期间的主要食品之一。每年年关,家家制作,户户蒸食,代代相传,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。来历: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,五台劳动人民生活贫困,常年以玉米为主食。为了改变这种单调乏味的饮食,五台人便创制了一种粗粮细作的食品。炸制时,为使麻油渗入其中,要在上面砍三刀,故称…
介绍:黄河鲤鱼尤以保德县天桥峡及河曲县唐家会一带所产最负盛名,其特点是嘴大、鳞少,脊梁上有一道红线,肉肥味美,独具风味。一般1.5公斤,大可2~3公斤。捕鱼盛期在清明时节,谓之“开河鱼”。据传古时天桥每年捕鱼可获万斤。自明代以来,黄河鲤鱼被列为贡品。
清真馆子,在当地小有名气。小饭桌小马扎伺候,大蒜和面汤免费。面汤开胃,老汤加上厚厚一层辣椒面展现眼前,香菜,酱牛肉和丸子伴随其间,啃上一瓣独头蒜,涕泪横流的刺激中寻找美食的真谛,爽!饭点儿需排队。
牛肉丸子面是绝对的临汾特色,十凤家的面挺筋道的,汤味道也好,肉和丸子也不少,总之是相当好吃啦,超辣超爽的味道!
临汾的烧麦和其它地区并没有太多不同,只是稍微添加了当地的口味。烧麦馅多皮薄,清香可口。兼有小笼包与锅贴的优点。推荐到临汾浮山县品尝烧麦,那里最为正宗。
洪洞元宵在宋代已享有盛名。洪洞元宵之所以出名,是因为霍泉水浇灌的糯米品质优良的缘故。据说,这种糯米曾与“沁州黄”小米共同被选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。
羊杂烩是临汾洪洞县的特产,最早出现于元代。其最大的特点是原汁原汤,只加入最普通的一些调味品,然后放入砂锅中慢慢煮熟。这一做法与蒙古族吃羊肉的习俗大同小异。
猪血灌肠是临汾霍州的传统名食之一。主料是猪血,配以豆芽等。在山西,一年四季街头巷尾均有摊点销售山西小吃猪血灌肠,它既可凉吃,亦可炒吃。
生在临汾,就不能不说牛肉丸子面。老汤是牛肉丸子面的最大卖点。汤里还炖着丸子,可以看到上面厚厚的一层辣椒油,吃的时候用滚烫的汤一次一次的把面条浇透浇热盛上丸子,再放几片牛肉和星点香菜就可以了。很辣很爽,辣中又透着麻麻的感觉,总是令人神往。
黄米油糕以熟黄米面包红小豆泥茸,油炸而成。吃时撒少许白糖。外焦里嫩,色泽金黄,香味扑鼻,甜香可口。
兴县帽汤俗称“扁食帽汤”,咸麻酸辣,鲜香可口,是远近闻名的风味小吃。兴县帽汤的原料为细粉丝、小扁食、青红丝、海带丝、葱丝、鲜芜要、香油等。粉丝多自制,山药捣碎,过筛,做成淀粉,淀粉内配以适量自矾,用极细的小孔(香头粗细)的漏瓢,漏入滚沸的锅内,熬约十分钟,捞出,搭在木架上,半干后收起,晾干。青红丝多…
中阳柏子山羊肉是中阳县的著名传统特产,素以鲜嫩清香、无腥膻味而闻名于省内外。被当地人誉为“土人参”“补心丸”,颇受消费者的欢迎。柏子羊肉肉质细密,纹理清晰,味道鲜美,有独特的柏香味。用这种羊肉烹制出的菜肴,不腥不膻,味美异常。老医学界认为:柏子羊肉具有开胃健脾、理气调血、养神安心、驱寒止痛之功效。当…
柳林芝麻饼是秦晋特色小吃,是用上好白面,配以芝麻、酥油、碱面等上炉烘烤而成。芝麻饼冷热皆可食用。热食香酥味美、口感筋道,放冷后可作干粮,酥脆可口,既便于携带,还能长期保存。不仅是访亲问友的礼品,而且多作老人、孩子、孕妇的干粮,由于芝麻性温和,能够健胃消食,因此长期食用芝麻饼对慢性胃病患者有很好的保健…
孝义火烧是山西省孝义县具有特殊风味的一种饼类小吃、它绵软不粘,香鲜可口,层次均匀,质地酥脆,宜于热吃。孝义火烧种类众多,各人可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不同的口味食用,火烧味道鲜美,口感酥脆,香气四溢。
榆皮面饸咯曾经是当地人们用来度过饥荒的主要食物,现在经过人们的精细加工,已经成为一道美味的风味小吃,深受当地人名喜爱。制法:将早春或深秋采集的榆树皮晾干,用石磨磨成细面,加入适量的荞面或白面,用专用的饸咯床压制而成。
山西美食排行
太原头脑
榆次灌肠
羊(牛)肉蒸饺
阳城肉罐肉